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大全 车型大全

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_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zmhk 2024-07-02 人已围观

简介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_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

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_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2025????Դ??????չ

2.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累计推出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车

3.增电动车/扩新业务 大众集团推2025战略

4.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

5.2025“新能源汽车之都”是哪个城市

6.西安提出2030年汽车全面电动化 2025年个人购车新能源占比50%

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_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2025????Դ??????չ

       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由此,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规划》提出,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在国新办3日举行吹风会中,多部门有关负责人对此次《规划》作出说明,其中,关于《规划》的主要亮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归纳为“四个新”。

       顺应新形势

       当前,新能源汽车结合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使产品形态、使用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规划》将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并行发展。

       适应新要求

       这次《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政府是要更好地发挥在完善标准法规、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明确新方向

       这次《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的新目标,以及“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远期目标。

       发展新路径

       加强“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三纵”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是指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

       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表示,科技部将重点在三大领域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是在推动动力电池向高比能、高安全的方向发展。二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和装备研制,支持轻量化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研发。三是大力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为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支撑。

       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荒”问题,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蔡团结也表示,将通过市场化手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客运枢纽等交通设施,建设配套必要的充电设施,消除新能源汽车车主的远途旅行充电忧虑。

       在发布《2012年规划》后,经过政府与行业企业的大力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今年“金九银十”已然结束,多家车企陆续公布10月份销售数据,比亚迪公告显示,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23217辆,去年同期为12567辆,同比增长高达84.75%。蔚来汽车10月共交付了5055辆汽车,同比增长100.12%;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辆,连续3个月刷新单月交付记录;小鹏汽车10月新车交付3040辆,同比增长229%。从销量看来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稳定增长期。未来,《规划》工作的落实将更加助力各大车企,给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同时推动并完善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累计推出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车

       因为新能源汽车本身就属于一种技术创新,同时也会更加有利于环保,所以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在我们谈论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很多人似乎不相信新能源汽车会成为以后的主流用车,甚至有些人会认为传统的燃油汽车不可能被取代。事实上,随着我们的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各种新能源方式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主流,各大企业也会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和各项产品。

这个数据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行业预测,在2025年的时候,我们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会达到7,700万辆。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因为这基本上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用最快的速度来全面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在此过程当中,各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也会不断研发相应的技术细节,新能源汽车的实际体验感会越来越强,同时也会成为今后的主流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意味着技术创新。

       在我们开车的时候,因为我们的传统燃油汽车本身消耗化石能源,这个方式的成本非常高,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果想要有效保护环境的话,我们就必须要用新能源汽车来全面取代燃油汽车,这种关于出行的技术创新一定会成为主流。

新能源汽车也代表着汽车行业的未来。

       每个行业都会有相应的更新迭代,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燃油汽车已经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燃油汽车基本上已经走到了行业的尽头,如果想要继续发展去这个行业的话,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几乎会成为今后最重要的两个赛道,所有人的目光里都会放在这种清洁出行方式上。

增电动车/扩新业务 大众集团推2025战略

       财经网汽车讯?长安汽车到2025年将累计推出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车,覆盖EV、PHEV、FCV领域。

       长安汽车在12月7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根据香格里拉计划,长安汽车在2020年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到2025年将累计推出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车,覆盖EV、PHEV、FCV领域。

       近日,工信部官网站公布了一组长安CS75?FCV车型申报信息。对此,财经网汽车联系到长安汽车,对方未予置评。

       长安汽车在2017年开启“第三次创业”计划,宣布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聚焦“新能源化”“品牌向上”和“智能化”三大层面。

       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同年10月,长安汽车发布“香格里拉计划”,表示到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并制定“四大战略行动”,包括千亿行动、万人研发、伙伴计划、极致体验。

       目前,长安汽车正在加速转型步伐。

       11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正在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产品。

       长安汽车表示,此次三方联合创建的全新汽车品牌,定位为智能汽车高端品牌,包括智能电动汽车平台。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推出长安方舟架构平台。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介绍,方舟架构下新一代产品,支持可扩展的智能驾驶配置,并且兼容8种发动机状态,排量覆盖1.2-2.0L,兼容48V低压混动(LV-HEV)、高压混动(HV-HEV)、插电混动(PHEV)3种电气化动力,匹配8种变速器模块,具备16种动力组合模式。

       为助力转型,长安汽车今年10月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6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约60亿元。该笔资金将用于合肥二期项目、NE1?发动机项目、碰撞试验室项目、CD569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长安汽车表示,募投项目实施后将加强公司在技术、研发、品牌等方面投入,助力公司转型;此外,也有助于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满足转型发展的资金需求,优化资本结构。

       在销量方面,长安汽车发布11月销售数据为219,526辆,同比增长24.5%,实现连续八个月增长;1-11月累计销量达1,803,047辆,同比增长15.3%,已完成全年销量目标191万辆的九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

       日前, 大众 汽车集团发布了全新的战略规划——“携手共进——战略2025”。该计划包括加快电动汽车发展,发展自动驾驶,扩大汽车移动出行服务,紧跟市场趋势,增加利润。

        大众汽车正式发布的战略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包括加强电动汽车发展、发展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拓展移动出行服务、提高利润率等。

        1.到2025年,将推出30款全新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年销量达到200-300万辆,占总销量的20%-25%;

        2.发展电池、数字化、自动驾驶技术,成为新的群体竞争力;

        3.快速拓展移动出行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4.调整备件业务;

        5.到2025年,汽车业务的销售回报率将达到7%至8%,资本回报率将超过15%;

        6.未来技术总投入将高达数百亿欧元,这将得到集团整体效率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的支撑;

        关于大众集团最新的“Together–Strategy 2025”战略,大众集团CEO马伦表示:“ 奥迪 ag将更加专注、高效、创新,以客户为导向,坚持可持续发展,系统拓展业务,实现盈利增长。”

        首先,关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大众集团预计未来电动汽车市场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因此大众决定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尽快获得市场。然后,根据此前曝光的大众汽车短期战略规划, 保时捷 在奥迪新一代R8 e-tron 和大众e-Golf之外,还将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大众集团已经拥有氢燃料电池技术。未来,奥迪、保时捷、大众将分别推出氢燃料电池驱动的车型。

        那么,为了增加未来电动汽车的销量,大众汽车也将发展电池技术作为新的竞争力。据公开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在德国萨尔茨吉特新建一家电池工厂,投资100亿欧元,为2025年每年销售数百万辆电动汽车奠定基础。但是这个消息还没有得到公众的正式确认。

        至于自动驾驶技术,该负责人表示,将为该技术的研发提供自主资源,旨在十年内完成极具竞争力的自动驾驶系统的自主研发并取得牌照。

        此外,关于大众集团提到的移动服务业务,将根据客户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从涉车服务入手,以涉车服务为核心,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拼车、按需交通等服务。2021年5月底,奥迪ag与按需出行服务商Gett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合作协议,未来涉足拼车、分时、叫车服务。在快速扩张的旅行服务市场,奥迪股份公司为新成立的移动旅行解决方案业务设定了目标,该业务将在2025年创造数十亿欧元的收入。

        对于大众集团涉足的新业务,马伦表示:“大众集团未来的核心产品将不仅仅是汽车,移动出行也将成为核心产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将推动战略转型,部署与汽车共享公司的合作,进入按需移动出行服务,在这一领域寻求市场份额和收入。”

        此外,奥迪股份公司将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具有吸引力的汽车市场。集团正在北美进行扩张和投资计划,并继续加快在中国的扩张步伐。在此背景下,奥迪ag将与区域合作伙伴合作,进一步进行经济布局,例如推出价格极具吸引力的入门级产品,尤其是在亚洲市场。相关谈判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

        阅读更多内容:

        新辉腾生产?大众将推新电动车平台。

        画派还是很牛逼?未来的旅行是什么? @2019

2025“新能源汽车之都”是哪个城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汽车革命向纵深发展,汽车的属性已经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

       陈清泰认为,新能源汽车预期目标要变成现实,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新京报:要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占比两成的目标是否困难?如何实现?

       陈清泰:政府从宏观管理、政策调控和引导预期的角度出发,设立一个指导性目标是必要的。关键是看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使用环境何时达到、甚至超过燃油车。很多专家预计这个时间节点在2025年,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可能会提前。

       新京报: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上升,并不断释放造福社会的效果,前景可期。需要创造哪些配套条件?

       陈清泰:有关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达到1500万辆、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新车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将达到70%。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改造,标准法规的建立和调整,以及就业岗位转移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每一个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开放市场如果把握得好,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赢家。

       新京报:本次规划鼓励充换电服务,这会是一种过渡模式还是终极模式?

       陈清泰:未来可能是两种模式并存,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选择。

       2011年国家启动电动车产业化时,就规划了换电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经历近10年的实践,今年国家在“新基建”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换电模式,给产业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值得认真研究。

       目前来看,换电模式有很多优势:一是换电模式可实行车电分离,使电动车购车成本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二是换电时间只需3-5分钟,与燃油车加油相当,解决了充电时间长问题;三是电池租赁费加上电费后,电动车能源成本仍只相当于燃油车的1/3至1/4;四是电动汽车的二手车与电池无关,将改变二手车定价模式;五是电池由专业公司拥有、管理、维护、梯次利用和报废后资源再利用,有利于电池的充分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与环保。

       此外,换电模式还具有基本不需要快充,有利于电池寿命和充电安全;充电时间有较大灵活性;换电站与停车场无关,有利于在城市布局;可通过制定系列化标准,基本不影响同级别不同品牌汽车的个性化等优势。

       总体看,换电模式有可能消除电动汽车的诸多弱点,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加快电动车性价比超越燃油车的过程,但这有待市场的考验。

       选择充电还是换电是企业产品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换电模式已经有了一次大起大落。企业如选择换电模式,应做好市场调查,审慎做出决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林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西安提出2030年汽车全面电动化 2025年个人购车新能源占比50%

       在一个很多人没想到的城市,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签约重大项目55个,总投资1543亿元。 在“链主”企业带动作用下,更好更优地配置资源、聚集要素和打造应用场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运维服务,这个城市就是——成都。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成都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约46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市汽车总量的比例提升至6.8%,排名全国城市第六,非汽车限购城市第一。

       日前,《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发布,《意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出指导,将引导支持整车企业开展纯电、氢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创新,鼓励引导整车企业与国内国际相关领域优势企业合作研制新能源汽车,我们从成都市产业发展不难看出其将极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按照《意见》,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产量达到25万辆;力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80万辆,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达到80%;建成各类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 。未来,全市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共享汽车、小型自动挡驾考驾培车、环卫车、城市物流配送车原则上全部使用纯电动汽车或氢燃料电池汽车。到2025年,巡游出租车、共享汽车、小型自动挡驾考车电动化比例达100%,纯电动网约车保有量达到9万辆。

       不仅如此,成都还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贯彻执行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蓉打造新能源汽车直销平台,推进重点领域市属国资运营主体与产业园区合作;提高市民和企业绿色低碳意识,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联动销售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展示促销活动。

       对于企业,《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中提出,支持具有较强资金实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优势整车企业在我市投资建设新能源整车项目。强化国有平台公司战略投入,探索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投资等方式组建本地大型汽车集团。

       从上述 《意见》中 不难看出,不只是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各个城市的核心方向,而这也与政府提到的“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紧密结合。相信接下来在汽车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无论对于成都市还是各个市的行业发展及增强内需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都能带来满意的结果。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25年新能源销量约占20%

       易车讯 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内容显示,计划到2025年将西安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增注册个人购置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50%左右,到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以下是意见原文。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落实党中央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的有效途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工信部等14个部门关于印发《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工信部联通装〔2020〕159号)、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关于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发改产业〔2020〕202号)等文件精神,抢抓机遇,加快构筑汽车产业发展新优势,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紧扣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自主培育和引进合作并重,强化整车整机带动、创新引领、应用牵引,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产业基础高端化;依托龙头企业,持续补链、强链、延链、增链、稳链,培育聚集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将西安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产业发展实现“一跃升四突破”:

       (一)产业规模实现新跃升。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汽车制造业的40%以上,产销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二)核心竞争力提升取得新突破。整车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千瓦时/百公里,市场推广规模全国领先。

       (三)关键领域发展取得新突破。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深入融合发展。

       (四)品牌培育打造取得新突破。培育国际、国内知名的汽车品牌,打造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形成市场认可度高、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多元化的西安新能源汽车制造品牌。

       (五)绿色交通体系取得新突破。“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注册汽车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提高,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辆左右;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提升重载货车、工程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力争到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

       三、发展重点

       (一)加快新能源汽车迭代升级。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方向,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汽车等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推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多技术路线并重,实现乘用车、商用车及专用车全系列多元化发展。

       (二)提高产业链稳定性竞争力。着力构建安全可控、层级合理、供给全市、配套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以整车需求为牵引,做强动力电池,做大电机、电控,破解“卡脖子”瓶颈及短板弱项,形成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三)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推进全市汽车电动化,持续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定相关标准和完善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

       四、主要任务

       (一)发展壮大整车规模

       1.扩大新能源乘用车领先优势。大力支持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比亚迪发挥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先、品牌领先、市场领先优势,支持企业DM-I超级混动和纯电动并行发展,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依托现有基础,积极引进国际高端品牌和造车新势力,进一步扩大全市新能源汽车产能。鼓励支持西安吉利加大研发投入,及时推出更多性能优异、性价比高的车型产品,抢占市场,充分释能。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乘用车基本形成高、中、低端全覆盖,纯电动与混合动力多路线,轿车和SUV全系列发展的格局。(责任单位: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投资局)

       2.推动新能源载货车规模化量产。鼓励支持陕汽、比亚迪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加大纯电动、氢燃料、无人驾驶重卡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针对不同用途、不同工况、不同需求,丰富系列、拓展车型、加快推广。支持专用车企业针对电动汽车特点,做好现有产品升级换代,加快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上市,做专做精新能源专用车。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载货车实现多技术路线并举、产品系列全覆盖、产销规模行业领先。(责任单位: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3.加快新能源客车投产释放产能。支持比亚迪纯电动客车基地充分释放产能,依托品牌优势、营销渠道,丰富客车品种,实行定制化生产,进一步扩大产销规模。实施品牌培育工程,以公交、旅游观光车、通勤车等市场为重点,研发生产适应城市和农村不同使用条件、耐用、经济的城镇客车系列产品,激发现有客车企业的发展潜力,大力培育特色客车自主品牌,不断做大新能源客车制造产业规模。(责任单位:高新区管委会、相关区县政府;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二)贯通产业链供应链

       1.做大做强动力电池产业。推动比亚迪、三星环新等企业持续放量和提产扩能,加快比亚迪刀片等新型动力电池、北汽双园等高端动力电池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汽车动力电池形成配套西安、供应全国,产销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发展格局。(责任单位: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投资局、市发改委)

       2.培育拓展产业链体系。围绕整车需求牵引,坚持政策引导、企业主导、园区承载,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三电”核心部件企业,以及车联网、车规级芯片、汽车电子电器等关键核心部件企业,补齐短板弱项,形成自主可控、层级合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责任单位: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相关区县政府;配合单位:市投资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3.构建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区域,持续强化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标准厂房建设,优化园区“软硬件”实力,创新入园政策,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通过整车带动、服务吸引,力促一批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聚集发展,打造1—2个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责任单位: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相关区县政府;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投资局)

       (三)强化突破关键领域

       1.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作为智能网联技术率先应用的载体,支持和推动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企业跨界协同、跨领域融合。发挥全市科研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支持高校、企业、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重点联合攻关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研发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V2X)、线控执行系统等核心技术和产品。积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应用,支持西咸新区、高新区、航天基地等区域,率先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和测试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配合单位:西咸新区、高新区、航天基地管委会,相关区县政府)

       2.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整合高校科研机构、汽车企业以及制氢运氢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重点推进燃料电池电堆、超临界水蒸气制氢等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产业化应用。支持推动陕汽等整车企业,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试验、适应性改进,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开发区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示范,探索研究市场运营商业模式,加快产业化步伐。(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

       3.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的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等,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产学研联合攻关,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瓶颈技术,突破整车控制、车身轻量化、电动汽车底盘、动力电池设计、电池正负极材料、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智能驾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起草,引领行业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

       (四)突出产业市场拓展

       1.推动公共领域汽车全面电动化。巩固公交车电动化成果,加快出租车、网约车全面电动化进程,加强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采购需求管理,鼓励其带头使用和扩大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稳步提升驾校和考试车辆、物流配送、环卫、工程建设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2021年起,新投运的绿色物流转运中心城市配送转运车辆全部采用纯电动车;2022年起,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全部实现纯电动。到2024年,现存非纯电动公交车、出租车基本完成淘汰或退出;到2028年,非纯电动网约车全部完成退出。鼓励渣土车、环卫车等电动化,2022年底前争取向市场投放1000辆小型电动建筑垃圾运输车;力争到2025年,渣土、环卫(中小型)、搅拌、城市客运、景区、通勤、物流、驾校和考试等车辆实行电动化替代。(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机关事务中心、市国资委、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发改委、市文化旅游局、西安城投集团;配合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2.鼓励私人领域推广使用。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停车便利、不限行、充电桩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整车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宣传力度,普及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知识,进一步加大渠道建设和促销力度、开展“以旧换新”等模式,让利消费者,促进私人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健全市场流通机制,鼓励新能源汽车二手车交易并完善鉴定评估机构,不断壮大交易份额。到2025年,私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提升,力争全市新增注册个人购置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50%左右。(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3.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西安市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按照适度超前、布局合理、智能高效的原则,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鼓励融资租赁等新型商业模式,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覆盖全市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需求。到2022年,全市新建成投运集中式充电场站200个、充电桩10000根。力争到2025年建成投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350个、充电桩20000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4.强化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切实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安全监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日常监督管理,完善营运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缺陷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做好动力电池、充电设施等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支持制定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安全检测标准,逐步推动动力电池针刺试验等综合测试工作。加强新能源汽车报废回收管理,督促指导有资质的回收拆解企业做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加大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和故障应急处置力度,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消防、救灾和人员疏散等重大应急事故。(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汽车产业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市级相关部门、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负其职,协同推进,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全市形成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汽车专项资金向我市汽车项目倾斜支持。用活、用足先进制造业强市等相关政策,继续兑现落实现行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补贴政策,实施三环内新能源物流车不限行等差异化交通管理措施,研究制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鼓励银行、担保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贷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并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

       (三)强化人才保障。依托我市科技资源优势,加快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陕西交通运输学院、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共建培训基地,提高专业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发挥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作用,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训机制,对操作人员加强针对性技能培训。

       (四)严格督导考核。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完善督查督办举措。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制定工作计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将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宝马中国总裁邵宾:宝马下一代电动车2025年推出

       易车讯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方案》还提到,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强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

       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推动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机场建设,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强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加强船舶清洁能源动力推广应用,推动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提升铁路电气化水平,推广低能耗运输装备,推动实施铁路内燃机车国一排放标准。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积极运用大数据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加快绿色仓储建设,鼓励建设绿色物流园区。加快标准化物流周转箱推广应用。全面推广绿色快递包装,引导电商企业、邮政快递企业选购使用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铁路、水路货运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推广应用农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

       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加快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制冷、照明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率先淘汰老旧车,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建和既有停车场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

       易车讯 日前,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邵宾先生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现场发表讲话,分享了宝马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成果和经验,并展望了全产业链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拥抱绿色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广阔前景与方向。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国家明确了绿色转型、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倡导循环经济的方向。“中国在绿色能源的技术和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进展,这与宝马在电动化与氢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宝马相信绿色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结合会带来新的机遇,对经济和环境都会有巨大助益。”邵宾表示。

       宝马以中国为家,全力支持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计划到2030年,将平均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19年至少降低40%,并在2050年前实现气候中和。而绿色电力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支柱。

       2021年,宝马启动“BMW绿色能源联盟”项目,推动全价值链绿色能源转型,包括生产基地、供应链、经销商和不动产合作伙伴,开展不同场景下的绿电解决方案可行性研究。目前,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以及全国37个非生产场所已经实现100%绿电供电。

       生产基地方面,宝马已连续六年获得“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荣誉,致力于“在绿色工厂生产绿色电动车”。2021年9月,华晨宝马购买27.8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目前,该生产基地拥有太阳能电池板37.5万平方米,年发电量超7800万千瓦时,每年减少碳排放5.9万吨。以上这些举措将满足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在2025年前几乎所有的绿电需求。

       供应链方面,宝马携手供应商伙伴一同完成减排目标,推动全价值链的绿色发展。以辽宁省供应商为例,该区域内的供应商开始使用绿电的比例接近40%。2021年,宝马在华铝锭供应商也实现100%使用绿色电力,采购量为2万吨。自2023年年中起,宝马将在国产车型上逐步使用低碳绿色汽车用钢。

       经销商方面,宝马鼓励和引导经销商通过参与绿电交易、建设分布式光伏和购买绿证等方式使用绿色电力。同时,2022年,宝马进一步向客户扩展可持续发展的体验。通过My BMW App,宝马车主能够搜索到使用绿色电力的充电桩,有机会使用更为环保低碳的绿电充电,并获得绿电溯源凭证。

       邵宾表示,技术开放促进了绿色能源与全产业链的良性融合。同时,宝马集团正全力以赴电动化,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生产。2025年,宝马将推出下一代电动车,即新世代车型,以加快纯电动车的渗透。宝马的目标是2030年前,集团全球销量的50%以上来自新能源车型。

       除纯电动汽车外,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补充车企零排放产品阵容的理想技术。宝马将在今年向中国及其他几个市场小规模投放BMW iX5 Hydrogen氢燃料电池车的试点车队,用于展示这项技术的潜力。

       在未来,宝马期待着推动汽车行业与能源行业进一步整合,加速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并保持技术开放,携手全产业链上下游一同拥抱绿色能源,促进绿色转型。

       上易车App首页点击销量排行,查看最全面的周销量数据。

       好了,今天关于“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